中國3D打印骨科植入物專利格局
醫療行業是3D打印技術的重要應用市場,而該技術在骨科植入物制造中的應用又是3D打印在醫療行業中規模最大的應用。根據市場調研機構SmarTech的預測,2016年全球3D打印醫療市場規模達12.29億美元,其中3D打印植入物市場規模達8.23億美元;2024年3D打印植入物的醫療市場規模達96.39億美元,其中3D打印植入物的市場規模達81.2億美元。
進行3D打印植入物領域的專利布局是企業在這一領域打造競爭壁壘的有效途徑,3D科學谷檢索了國內企業或科研機構截止2016年7月前所公開的專利申請情況,專利的申請范圍包括3D打印關節、脊柱、創傷植入物、骨組織工程支架的制備,以及相關3D打印設備等。
3D打印技術在骨科植入物領域的主要應用
3D打印技術在骨科植入物制造中的應用包括通過SLM(選擇性激光熔化) 技術和EBM(電子束熔融)技術進行直接制造,以及通過3D打印鑄造模型再進行精密鑄造的間接應用。3D科學谷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庫檢索的3D打印骨科植入物制造相關專利主要為直接制造技術。
專利申請情況
專利技術領域趨勢
截止2016年7月,共檢索到我國3D打印骨植入物相關專利169個,包括3D打印骨科植入物設計與制備、骨再生支架的設計與制備、骨科專用3D打印設備等。
數據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庫
2014年以后,3D打印骨植入物相關專利技術領域數量整體增加明顯,從這個角度來講3D打印在骨科植入物領域的應用進入了快速成長期。
其中,A61 技術領域的專利數量最多,2014年為26個,2015年為61個,2016年(截止7月份)為59個。A61 大類是指醫學或獸醫學;衛生學。3D打印骨科植入物材料及制備、3D打印組織工程支架相關專利屬于此大類,例如: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申請的 《一種關節融合器》,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申請的 《基于3D打印技術的軟骨修復系統及其軟骨修復方法》等。
專利申請人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庫
在169個專利中,排名前十位的申請人為華南理工大學(15個)、吉林大學(12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10個)、西安賽隆金屬材料有限責任公司(8個)、吳志宏(7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6個)、廣州市健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個)、天津衛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4個)、中奧匯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個)。
專利法律狀態
通過分析發現,在169個專利中包括未決專利111個,有效專利55個,撤回專利3個。所謂未決專利通常指專利資料遞交之后,等待專利機關就遞交的專利做出決定的階段。專利在提起申請之后首先會進入到公開階段,專利申請被公開一段時間后,專利局會對專利申請進行正式審核,以發明專利為例從申請到授權大約需要3年時間(如直接提出實質性審查則可縮短至1年),也就是說有111個(占65%)3D打印骨科植入物專利的申請時間比較新的。(來源:3D科學谷)